《南京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怀念张树栋老师

   期次:2019年第11期   作者:◎ 孙江林   查看:644   





  人生百年,最后能被人们怀念和感恩的,大概正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张树栋老师 2019 年 4 月 30 日 16 时10分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7岁。张老师逝世前对儿子交代,逝世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只要求单位出个讣告,要两个儿子处理后续事宜,但 5 月 1 日,远在内蒙古工作的秀领专程到南京与张老师的两个儿子一起亲自处理张老师遗体火化及安葬事宜,让我有点意外。
  张树栋老师 1932 年 10 月 24 日出生于济南,籍贯陕西省勉县武侯镇。1949年5月在南京考入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1949 年 9 月由陈阜东队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 年 4 月,在西南军区工兵学校学习,正排级;1955 年以调干生身份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59 年毕业后留校,在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工作,1983 年 5 月晋升为副教授,1987 年 3 月 19 日,由王觉非、高兴祖老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 12 月晋升为教授。张老师忠诚党的革命事业和教育事业,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等战役,并做出重要贡献。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工作期间,张老师思想进步、工作勤勉,治学刻苦,教学业绩十分优秀,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西方古代史及相关问题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相关著作先后出版于商务印书馆、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古籍等出版社;相关论文发表于《史学月刊》、《外国史学集刊》和《南京大学学报》等重要期刊,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世界古代史的教学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考虑到张老师的生前愿望,我及时与离退休工作处的吴珩处长取得联系,安排学院有关同志起草讣告,并将讣告第一时间发布于朋友微信圈,很快引起张老师生前同事、好友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表示哀悼,并分享对张老师的美好印象。
  沈汉老师说:张树栋教授和李庆余、杨振亚、邱树森和我都是同班同学。连续四天来,我每天下午都去 ICU 看望他。他每次都想说什么,但只见嘴张合,就是发不出声音。真是很可怜的。今年是我们毕业六十周年了,他也一直记挂着要参加聚会呢!
  曹廷清老师说:沉痛哀悼张树栋教授!听你的讲课是一种享受。热愛祖国,保卫祖国是你的天职。热愛党、忠于党是你的天性。
  原国家档案局局长、77 级校友杨冬权说:张老师不但给我以知识,而且给我以兴趣和自信。这比教授知识对我更加有益。怀念张老师!师恩永存!
  77 级学生周晓陆敬輓:(上联)双脚黄泥巴插队知青难忘由君之指导而开眼看沧海(下联)此生一件事教书到老只是学您的认真为育人向未来深痛哀悼恩师、永志不忘张树栋先生77 级陈谦平说:惊闻树栋师仙逝,无任悲痛。四十一年前先生给我们讲授世界上古史时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先生是我们步入历史研究殿堂的引领人。如今驾鹤西去,祝愿恩师一路走好!树栋师千古!
  77 级陈仲丹说:张树栋老师是南大历史系若干届本科生认识的第一个历史专业科老师,他精彩的授课艺术将许多学子引入史学殿堂。张老师带的硕士研究生不多,却质量很高。他的研究生刘津渝后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古典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大学任教,教美国人古希腊语、拉丁语,现为美国历史系系主任、上海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张老师晚年多有疾病,但总是情绪乐观,表现出阳光灿烂的一面。他上的历史专业课是世界上古史,尽管冷门,却被他教得很热,引得很多哲学系学生来旁听。旁听的人太多,影响了我们历史系学生的上课,我们要阻止旁听,张老师劝说大家挤一挤吧。
  张树栋老师有识人的长处。历史系80 级有个叫李秀领的学生听张老师的课与张老师联系较多,张老师指导他读恩格斯的《起源》,进而学马列著作。后秀领在班上组识学马列小组,相关报导发表在《人民日报》。张老师看秀领是可造之才,在他毕业时提出让他留校,也教世界上古史。后两人合写了两本书。由此秀领在系里负责学生工作,继而走上从政道路,今天已是正省级干部。这与张老师的慧眼识人有关。
  记得有一年校庆,是整年份的大庆(100 周年)。秀领受海南校友会委托参加校庆,还要赠礼,礼物是西沙群岛的渔民出海打来的大贝壳,经加上用珊瑚、珍珠做成。这件礼物太大,又脆弱,上不了飞机。经秀领与航空公司联系,在货舱加固运至南京,再从机场小心翼翼地送到鼓楼校区。此物现存校史博物馆,真正与南海有关,不知学校的南海中心是否研究 ?
  刘津瑜在美国发来的一段怀念张树栋老师的文字:愿天堂不再需要你坚强 !张老师是一个特别挺拔的人,从身姿到心灵,都是如此。从来没有听过他在背后非议他人或闲言碎语。他也是一个特别坚强的人,有时坚韧到令人不忍。师母优雅美丽,是位军医,因为工作的原因,伉俪分居两地多年,师母退休之后又突发疾病早逝。不知道张老师在师母离开以后是如何走出来的,也不知道过去十几年里他是怎样抗过那些大大小小的手术。我从来都是事后才知道他进过了手术室。他从来都只是以最坚强、最乐观、最整洁、最有活力的面貌示人。每次通信通话他都让我放心。
  南京出版社社长、83 级校友卢海鸣说:张老师讲授古希腊罗马文化 , 绘声绘色,诸如普那路亚、迪克推罗、凯萨等等,令人终身难忘。愿张老师在天堂快乐如人间。
  刘金源老师回忆道:张树栋老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堪称典范。90 年代我进入南大读研究生时,他给我们开设世界古代史研究课程,引导我们从研读马列原著以及其他史学名著入手,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成为我们的必读之作。张老师从军与从教相结合的独特经历,让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敬仰。从他身上,我们既感受到了军人的凛然正气,也感受到了学者的儒雅风范。由于修读古代史难度大,要求学习拉丁语,所以张老师带的研究生很少。我入学后,只记得他带过刘津渝一人,是南大本科生直接保送读研的。张老师对于她的培养倾注了几乎全部心血,在学业与生活上的关怀无微不至,而刘津渝表现也非常优秀,在研究生阶段就发表了核心期刊论文。1996 年硕士毕业后,即在张老师的推荐下留校任教,继承张老师的衣钵,给本科生开社世界古代史相关课程。1998 年后,刘津渝赴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古典学博士学位,2004 年毕业后,就职于美国迪堡大学,现任古典系主任,后来被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上海市千人计划引进,成为该校世界古代史的中青年领军人才。张老师晚年疾病缠身,但仍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对于院系及学科事务仍然很关注,特别关心年轻老师的成长。如今先生已驾鹤西去,但其为人为学精神不朽!
  ……我是 79 级,张老师当年给我们上世界上古史课的情景历历在目,侃侃而谈的标准普通话,声情并茂的授课艺术,潇洒飘逸的板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次课间休息,张老师与我们闲谈,听说我来自陕西,张老师亲切地说,我们还是陕西老乡呢!大学毕业后,我留校从事行政工作,与张老师联系不多,
2007 年,我回历史学院工作,这时张老师已离休多年。后听说张老师的夫人去世后他卖掉在南京的房子,准备去加拿大他大儿子那儿安度晚年,但两年后张老师还是觉得在国外不能习惯,又回到国内。张老师回国后,由于没有房子,身份证一直无法办理,张老师一直找不到归属感,于是找我,希望能帮助协调解决,后经多方联系,我们为张老师补办了身份证。张老师对此非常感动,说现在终于找到家的感觉了。
  张老师的大儿子在加拿大,二儿子在上海工作,自己又不想给孩子添麻烦,最后一直住江苏省老年公寓。住公寓的几年期间,离退休老干部处的领导非常关心,还派了做义工的学生前去关照,房间布置得很有格调,我和同事每年都会去敬老院探望几次,为了方便联系,我们还与张老师建立了微信圈,我将张老师拉到学院的微信圈,让他始终能感受到他是学院大集体中的成员之一。
  2013 年,我们班举行毕业三十年的聚会,我们邀请张树栋老师参加。张老师在座谈会上发言时说:作为老师,我也要感恩,考进南大时,我 23 岁,4 年学习,当了老师。老师的名字很多,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甚至叫红烛。后面还要加一个“颂”字,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细想想,这话不全对,它没有体现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教学相长。教师也被照亮啊!我要感谢在座的各位校友。参加你们的课堂讨论,看你们的作业,课堂答疑,我也从中受益。就是幼儿园的老师,他也能从孩子身上学到有益的东西,何况你们是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更是老师的良师益友!我们的教育思想,应该把这点加上去。那次座谈上,张老师还特别提到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张老师说,三峡夔门有个对联,“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世间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天下少完人”。有孝心就行,你要孩子上班,照顾老婆孩子,还要他像老莱子一样,穿上五彩服,给父母跳舞,让父母高兴,办不到啊。遇到这类矛盾,要自己化解,靠什么,靠知识,靠理论,所以我一直在学习。
  张老师的发言,语重心长,阐述了我们最需要的人生智慧,使我们获益匪浅。
  张老师虽说驾鹤西去,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为他的学生们永久记忆。秀领是 5 月 2日晚上 7 点多给我打电话的,他说,他与张老师的儿子一起已经把张老师的后事处理完毕,已到机场,准备返回。以秀领的级别,专程到南京处理恩师的后事,我无论如何是要汇报的,尽管我当日要处理岳母的后事,无暇顾及张老师的后事,但我不可能不给校领导汇报。离退休工作处的吴珩处长与张老师的儿子电话联系时也强调此事,如果秀领来一定要说一声,张老师的儿子答应了,说一定第一时间告知,但没有告知。这肯定是秀领的意思,他不想惊动任何人,他只是来与恩师告个别。踏实做事,低调为人,这事实上也是张老师的一种风格。

南京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6754次访问,全刊已有3386439次访问